av噜噜噜噜,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三级人妇,97av在线,亚洲国产精品福利,乱人伦中文三级视频播放www,一区日韩在线,日韩六九视频

中國藏族網(wǎng)通

《格薩爾》神授藝人說唱傳統(tǒng)中的認同表達

來源 : 格薩爾網(wǎng)    作者 : 周愛明    發(fā)布時間 : 2016-02-05
字體 :

?????? [摘要]對于以流浪乞討維生的說唱藝人的研究,學界至今仍偏重于“史詩傳承者或社會文化背景等人文學科方面”的考察,以致對口頭藝術特有的思維、創(chuàng)編與表達的特殊性還重視不夠,或有一些偏離;而《格薩爾》神授藝人們的一些眾所公認的說法——大多數(shù)藝人關于其自身、關于他們所說唱的史詩的一些程式化的認同表達——故事范型,體現(xiàn)了《格薩爾》神授藝人說唱傳統(tǒng)的本質(zhì)所在。

????Based on stylized identity saying,this artical has discussed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ao Sgrung’s oral tradition in epic King Gesar.

????藏族英雄史詩《格薩爾》,大約產(chǎn)生于古代藏族氏族社會開始瓦解,奴隸制國家政權開始形成的歷史時期,即公元前三四百年至公元6世紀之前[1](P44)。這個時期,除了古象雄文外,現(xiàn)代藏文還未誕生(注:關于現(xiàn)代藏文的創(chuàng)制,參見恰白·次旦平措等著《西藏通史 松石寶串》,漢譯本,西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72-78頁。)。因此,史詩《格薩爾》從她誕生之日起,就是一種口頭創(chuàng)編的口頭藝術(Verbal Art),這應該是確信無疑的。后來雖然又加入刻本、抄本,但并未改變其口頭藝術的本質(zhì)。

????千百年來,一代一代的藝人以其流浪說唱生涯使史詩不斷發(fā)展演變,也逐漸形成史詩在傳承中的說唱傳統(tǒng)。然而,對于這些過去以流浪乞討維生的說唱藝人的研究,學界至今仍偏重于“史詩傳承者或社會文化背景等人文學科方面”[2](P103)的考察,對這種口頭藝術特有的思維、創(chuàng)編與表達的特殊性重視不夠,或有一些偏離。本文擬從《格薩爾》神授藝人們的一些眾所公認的說法,即大多數(shù)藝人關于其自身、關于他們所說唱的史詩的一些程式化認同表達,即故事范型,來探究《格薩爾》神授藝人說唱傳統(tǒng)的本質(zhì)所在。

????包仲——神授藝人釋名

????在新中國發(fā)現(xiàn)的100多位《格薩爾》說唱藝人中,據(jù)統(tǒng)計,有26位自稱“包仲”[3](P73),“包”在藏語里是天降下來的意思;“仲”的故事,一般專稱格薩爾大王的英雄業(yè)績故事?!鞍佟本褪巧袷诠适抡撸话惴Q為“神授”藝人。

????神授藝人是《格薩爾》所有說唱藝人中最出類拔萃的,可以說唱多部甚至幾十部詩章(canto),有自己獨特的史詩集群(epic cycle)。如扎巴老人可以說唱42部,1979年被迫停止演唱近20年后重新開口,到1986年11月去世時,仍將其中的26部錄音,由西藏大學《格薩爾》研究所整理,總計近60萬詩行,600多萬字;桑珠已說唱40多部,約70萬詩行,700多萬字;女藝人玉梅自報能說唱74部,已將其中的25部錄制磁帶900余盒。他們大多不識字,扎巴老人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但這些上百萬的詩行,聽眾想聽哪一部,藝人們就可以像從數(shù)據(jù)庫或電腦中自由檢索、提取信息一樣,從腦子里把所需要的部章說唱出來。

????神授藝人共有的認同表達

????神授藝人在描述自己的這種本領時,有一些共同的說法,概括起來有:青蛙轉(zhuǎn)世、做夢得神授、活佛加持、得藝人帽、說唱時煨桑祈禱,并固守相同的禁忌。

????青蛙轉(zhuǎn)世 1987年和1991年,在青海和北京舉行藝人會演期間,降邊嘉措先生曾對來自西藏墨竹工卡的桑珠、青海唐古拉山的才仁旺堆、青海果洛的昂仁和次多、西藏索縣的玉海和安多的次仁扎堆等著名說唱藝人進行過一次試驗,請他們一一演唱《賽馬稱王》中的“馬贊”、《霍嶺大戰(zhàn)》中的“帽贊”、《門嶺大戰(zhàn)》中的“山贊”以及在《格薩爾》各個部本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刀贊”。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這些從未在一起說唱過,甚至從未見過面的藝人們,說唱的內(nèi)容基本相似,什么人、在什么地方、為什么要唱《馬贊》、《帽贊》、《山贊》、《刀贊》等都相同;其差別主要在于用詞有些不同,唱詞多少也不同,最長的有四五百詩行,短的只有二百多行。問他們?yōu)槭裁催@樣?

????……他們不約而同地講述了一個古老的傳說:

????雄獅大王格薩爾閉關修行期間,他的愛妃梅薩被黑魔王魯贊搶走,為了救回愛妃,降伏妖魔,格薩爾出征魔國。途中,他的寶馬不慎踩死了一只青蛙。格薩爾感到十分痛心,即使是雄獅大王,殺生也是有罪的,他立即跳下馬,將青蛙托在掌上,輕輕撫摩,并虔誠地為它祝福,求天神保佑,讓這只青蛙來世能投生人間,并讓他把我格薩爾降妖伏魔、造福百姓的英雄業(yè)績告訴所有的黑發(fā)藏民。格薩爾還說,愿我的故事象雜色馬的毛一樣。果然,這只青蛙后來投生人世,成了一名“仲肯”——《格薩爾》說唱藝人。這便是藏族歷史上第一位說唱藝人的來歷,他是與格薩爾有緣份的青蛙的轉(zhuǎn)世。[1](P516~517)

????因為是格薩爾大王座騎踩死的那只青蛙的轉(zhuǎn)世,這些藝人都與格薩爾王有了緣份,也就與說唱格薩爾王英雄業(yè)跡的《格薩爾》“仲”有了緣份。不僅如此,扎巴老人還留下他的頭蓋骨,以上面清晰可辨的馬蹄印作為傳說之鑿鑿佐證[3](P155)。

????除此之外,一些神授藝人還說自己是格薩爾大王手下的某位大將或某位人物的轉(zhuǎn)世。如青海省的著名藝人次多,自稱是辛巴·梅乳澤的轉(zhuǎn)世,辛巴是霍爾國的大將,歸降格薩爾后,成為雄獅大王手下的一員猛將。在眾多的藝人當中,次多說唱的辛巴·梅乳澤的故事最有特色。

????夢中授受 當代26位“包仲”藝人都自稱在童年或少年時期做過夢,夢見《格薩爾》中的若干情節(jié),或者是史詩中的某位神、格薩爾大王、某位英雄指示他們終生說唱《格薩爾》。扎巴老人9歲那年到山上放羊時睡著,夢見格薩爾的大將丹瑪用刀子把他的肚子打開,將五臟全部取出,裝上《格薩爾》的書。夢醒后回家大病一場,其間神志不清,顛三倒四地說著格薩爾的故事。

????女藝人玉梅在16歲外出放牧,來到錯那(黑水湖)和錯嘎(白水湖)旁,不知不覺睡著后做了一個夢,夢見從黑水湖中出來的妖怪與白水湖中的仙女爭奪她,仙女對妖怪說:她是我們格薩爾的人,我要教她一句不漏地將格薩爾的英雄業(yè)績傳播給全藏的老百姓。
青海省的唐古拉藝人才讓旺堆13歲那年,在西藏岡底斯山為超度父母亡靈、祈禱自己本年命運,用13個月時間繞山磕了13圈的長頭,完成了“還愿”后,做了7天7夜的夢。此后,天天做夢不止。十年浩劫中遭受厄運,中斷做夢近14年。1982年后又開始做夢,不過夢時斷時續(xù),不像以前了。

????那曲班戈縣的老藝人玉珠,安多縣的“那曲仲堪多吉班單”,丁青縣藝人桑珠,申扎縣的次仁占堆,巴青縣的次旺俊美、曲扎等都稱他們曾在童年或少年時做過夢,夢醒后不學自會,開始了說唱《格薩爾》的活動。

????生?。罘鸺映帧∽鰤艉?,藝人一般都要大病一場。病中,家人往往將他們送到寺院,請喇嘛念經(jīng)祈禱,活佛為他們舉行特別儀式,開啟智門,提升他們說唱史詩的能力。

????在藏傳佛教盛行的藏區(qū),開啟智門或脈門,一般是僧人在啟蒙階段舉行的特別儀式。這種儀式一向由活佛、高僧主持,有時巫師也可主持。進行儀式時要焚香、喇嘛念經(jīng),有的附以氣功,目的是使某一特定靈魂進入此人之體,使其轉(zhuǎn)換靈魂,代替某個神說話行事。據(jù)東嘎活佛說,開啟之時要用線把無名指纏上,這樣靈魂便可順著脈絡進入體內(nèi)。

????神授藝人在接受活佛開啟智門后,生病或精神恍惚的狀態(tài)結(jié)束,這時,這些普普通通的青少年會像突然變了一個人一樣,神采飛揚,才思敏捷,腦子里那些如同過電影似的格薩爾故事的畫面會沖口而出,并能自主控制說唱。此后,就能幾日、幾月、幾年,乃至終生說唱了。這樣,一個普通人變成了說唱藝人,可以流利說唱史詩一二十部,甚至幾十部之多。

????扎巴被家人送到邊壩寺,邊巴活佛頓珠察俄侖巴是位寧瑪派高僧,人們都說他是格薩爾手下的大將丹瑪江查轉(zhuǎn)世。他診斷說扎巴的魂丟了,親自幫扎巴徹底沐浴,又設壇招魂。之后,扎巴張口而出的就不再是顛三倒四的胡話,而是章法謹嚴的《天界占卜九藏》。這一唱,就唱了80多年[4](P18~100)。

????仲廈帽 過去凡是說唱藝人,不管男女、年長年輕,都有一頂帽子,藏語叫“仲廈”?!皬B”是帽子,仲廈意為講故事時戴的帽子。一般都用氆氌或綢緞制成,長方形,一尺來高,上面鑲有瑪瑙、珊瑚、珍珠等裝飾品。每當藝人開始說唱時,就把帽子取出來,拿在左手,右手比劃著,用散韻結(jié)合的唱詞,敘述帽子的來歷,說明它的貴重。

????在藏區(qū),這種“仲廈”既是扮演《格薩爾》形象的裝飾品,又可在演唱中按敘述史詩的內(nèi)容或頌詞作格薩爾本人的道具。如說到山,它就是山;說到神,它就象征神;說到金銀財寶,它就象征這些寶物。在藏區(qū)說唱《格薩爾》的民間藝人所持有的這種帽子,都是寺院制作后活佛親授給藝人的,藝人一般不得自制。平時不說唱史詩時,也不能戴。

????扎巴在邊巴寺住了3年后,邊巴活佛送給他一頂仲廈,“讓你戴著這一頂帽子為世上的黑頭藏民講唱格薩爾大王的故事”;才讓旺堆發(fā)病后,被同伴送到附近寺院,喇嘛給他祛邪禳災后,聽他吟誦的是《格薩爾》的大段唱詞,就留他考察了1年多,期間寺院中的活佛還記錄了他唱的《卡契玉宗》,并稱他為真正的“神靈”附體的“包仲”藝人,策封他為嶺國驍將尕法的化身,為他特別制作了仲廈并舉行了授帽儀式。

????煨桑、祈禱 大多數(shù)藝人正式開口說唱前都要煨桑或焚香請神。

????先設一香案,案前懸掛格薩爾的巨幅畫像,兩邊掛著30個英雄和珠牡等愛妃的畫像。香案上供奉著相傳為格薩爾用過的弓箭刀矛等武器,有的放一尊格薩爾塑像,也有供奉蓮花生大師、珠牡、賈察、丹瑪或其他大將的塑像的。再點幾盞酥油燈,擺幾碗敬神用的“凈水”,對著畫像,焚香祈禱。然后手捻佛珠,盤腿而坐,雙目微閉,雙手合計,誦經(jīng)祈禱。據(jù)說是請格薩爾大王或他的某個大將顯圣,讓他們的靈魂附在自己身上,過一會兒,搖頭晃腦,全身抖動,手舞足蹈。據(jù)說,這時“神靈”就已附體,藝人將帽子摘下,放在神像前,開始說唱。

????這種請神、侑神的祈禱方式,有時還表現(xiàn)為另一種形式,即敬酒:說唱前斟上一杯酒,用右手無名指蘸酒向空中彈灑三次,請求三界之神的護佑,而后自己喝上一口,開始說唱。這也是藏地奉神的習俗之一。

????演唱禁忌 《格薩爾》的結(jié)構(gòu),按照傳統(tǒng)的說法,有《天界篇》、《英雄誕生》、《賽馬稱王》等分部本作為序篇;接著是四部降魔史《霍嶺大戰(zhàn)》、《魔嶺大戰(zhàn)》、《姜嶺大戰(zhàn)》和《門嶺大戰(zhàn)》。此外還有18大宗、18中宗、18小宗等部。最后是《地獄救母》。

????民間藝人在說唱時,常常用這樣三句話來概括史詩的全部內(nèi)容:“上方天界遣使下凡,中間世上各種紛爭,下面地獄完成業(yè)果?!薄吧戏教旖缜彩瓜路病?,是指諸神在天界議事,決定派天神之子格薩爾到世間降妖伏魔,抑強扶弱,拯救黎民百姓出苦海?!爸虚g世上各種紛爭”,講的是格薩爾從誕生到逝世的全過程,這一歷史,構(gòu)成了格薩爾的全部英雄業(yè)績,也是史詩的主體?!跋旅娴鬲z完成業(yè)果”,是說格薩爾完成使命,拯救墜入地獄的母親,以及一切受苦的眾生,然后返回天界。

????在所有藝人的演唱部章目錄中,《地獄救妻》這一章都會列入,但藝人們普遍忌諱唱這一章。他們說,格薩爾在這一章中完成了他的事業(yè),與母親、妻子一起返回天界。如果藝人唱了這部,他就完成了格薩爾大王交給他的使命,就像格薩爾大王返回天界一樣,他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盡頭。因此,至今除了100多年前嶺倉土司記錄整理的木刻本《地獄救妻》外,還未有這個章部的現(xiàn)代或當代藝人演唱記錄本。

????認同表達的實質(zhì)所在

????從青蛙轉(zhuǎn)世、夢中授受,到生病、活佛加持并賜仲廈帽,再到煨桑祈禱、演唱禁忌,神授藝人們通過這一系列的認同表達,完成了對自己身分、地位的一個非常清晰的界定:他們是與格薩爾大王、與“格薩爾仲”有緣份的,經(jīng)過活佛認定、加持,并隨時受到各路神靈護佑的“包仲”,而絕不能是任何其他一種藝人,比如“退仲”——聞而知之的藝人、“德仲”——將心間伏藏發(fā)掘出來的掘藏藝人等等。
那么,我們?nèi)滩蛔∫獑?,藝人為什么要做這樣的界定?

????過去在藏族地區(qū),長期實行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神權占統(tǒng)治地位,宗教在社會政治和日常生活中壓倒一切。因此,神權話語、宗教話語作為官方話語統(tǒng)治一切,并構(gòu)建起整個藏族社會的上層建筑。藏族的經(jīng)籍之學,特別是藏傳佛學蔚為大觀。藏文大藏經(jīng)《甘珠爾》、《丹珠爾》就有333函,收集藏譯佛經(jīng)4659部。

????至于普通的藏族群眾,他們處于社會“三六九等”的最下等,頂多不過是“會說話的工具”,作為農(nóng)奴或奴隸,他們連人身自由都沒有,更不用說政治地位了。他們也根本不識字。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所創(chuàng)編并享用的各種話語,當然不能被社會上層所接受或承認,因此,像《格薩爾》這樣偉大的詩篇,竟被目為“乞丐的喧囂”。

????在舊西藏,唱藏戲和跳熱巴舞的民間藝人要向農(nóng)奴主繳納人頭稅——表示人身依附關系——和歌舞稅,說唱藝人不交這些稅,但和乞丐一樣,必須繳納“乞討稅”。

????說唱藝人大都出身農(nóng)奴、牧奴或其他貧苦人家,他們一無房屋,二無土地、牲畜,全部財產(chǎn)就背在肩上。他們和一般乞丐不同的,就是多一種技藝,可以靠說唱“格薩爾仲”換取報酬,養(yǎng)家糊口。一旦生病不能說唱,或者無人施舍,就只能領著一家人到處乞討,完完全全淪為乞丐。因此,上層統(tǒng)治者把他們視同乞丐,統(tǒng)稱作要飯的。

????從藝人貧困的生活、低下的社會地位以及整個藏族社會的宗教、社會狀況,我們不難理解神授藝人對自己身份、地位所作界定的意義所在和旨趣所歸。

????認同表達所構(gòu)成的故事范型

????神授藝人的這些認同表達,由一個一個的故事單元(unit)構(gòu)成,這一個一個的故事單元,串成關于其身世的一個完整的故事鏈。

????現(xiàn)在,我們且將目光投注到史詩《格薩爾》上。我們發(fā)現(xiàn),無論是轉(zhuǎn)世、夢授還是加持,或者煨桑祈禱、禁忌等,在《格薩爾》中都比比皆是??梢哉f,這些故事單元也正是“格薩爾仲”的一個個有機單元。以轉(zhuǎn)世和煨桑為例。

????藝人們敘述格薩爾降世人世的緣起,就含有5個“轉(zhuǎn)世”:

????在群山環(huán)繞、景色壯麗、物產(chǎn)豐饒的高原雪域,人們過著幸福安樂的生活。忽然間,妖魔作亂,刀兵四起,生靈涂炭,百姓墜入苦難深淵。那時有魔鬼三兄弟,吃人肉,喝人血,吞食人骨頭,穿人皮,十分兇殘。后來被天神制伏,但因祈禱時說了反話,投生時變成了三只螃蟹?,F(xiàn)世佛釋迦牟尼和蓮花生大師在宏揚佛法時,發(fā)現(xiàn)在一個巨大的巖石下有三只鐵螃蟹互相撕咬,分解不開,頓生憐憫之心,一揮鐵手杖,巨石被擊碎,鐵螃蟹得到解脫;再投生時,變成有九個頭的雪豬子。三十三界天的大梵天王看見,認為是不祥之兆,立即揮劍砍去,雪豬子的頭滾落在地,變成四個黑的、三個紅的、一個花的、一個白的。四個黑頭滾下坡,一面祈禱:我們是妖魔的精英,愿我們來世變?yōu)榉鸬某饠?、眾生命運的主宰者。后來果然遂了他們的心愿,先后變作北方魔王魯贊、霍爾白帳王、姜國國王薩當和門國國王辛赤,成了危害四方的四大魔王。三個紅頭滾到峽谷之中,分別變作霍爾國的大將辛巴、修行者桑吉嘉和另一員大將唐孜玉珠?;^邊滾邊祈禱:愿來世投生到一個圣潔的地方,以后變成嶺國的切稀古如,未能成就大業(yè)。最后一個白頭心地十分善良,他想,前面幾個都要變成魔王,但愿我能變作降伏魔王、保護百姓的世界軍王。后來,像他自己祈禱的那樣,升到天界,變作大梵天王的神子布多噶布。為了解除眾生苦難,布多噶布降生人間,成為大智大勇的格薩爾……

????這里,魔王3兄弟轉(zhuǎn)生成鐵螃蟹,鐵螃蟹轉(zhuǎn)生成雪豬子,雪豬子分出4黑3紅1花1白9個頭,分別轉(zhuǎn)生成魔王或大將或修行者,只有白頭轉(zhuǎn)生成神子,再轉(zhuǎn)生成格薩爾,總計前后有5次轉(zhuǎn)世。不僅如此,《格薩爾》中的每個人、每樣物都有前生,都是由其前世“緣份”決定其轉(zhuǎn)世的??梢?,所謂轉(zhuǎn)世,其實是整部《格薩爾》的基本情節(jié)單元,也就是一個“故事范型”(story-pattern)。

????至于煨桑祈禱,我們不僅在《格薩爾》的每一部每一章中,在每一次出征或出動之前,都可以找到這樣的情節(jié),還能看到有專門的一個《舉世煨桑祭神》詩章,描寫格薩爾賽馬稱王,登上嶺國國王寶座后,嶺國專門煨桑祭神的情形。

????我們把目光轉(zhuǎn)回到藏族社會的政治和日常生活中,往往會發(fā)現(xiàn),轉(zhuǎn)世或者煨桑,實際已成為藏族生活中的一個個組成部分。在藏傳佛教中,有完備的活佛轉(zhuǎn)世制度,有大大小小的轉(zhuǎn)世活佛系統(tǒng);1年365天,有嚴格的煨桑祈禱儀軌。而所有這些,由于幾百年政教合一政治制度的施行,實際已成為整個藏族民族文化素養(yǎng)的一部分。

????生活在這種人文生活世界的藝人們,每天都沐浴在這種既是整個民族的,也是非常個人化的情境化經(jīng)歷中,因此,他們在創(chuàng)編(compose)《格薩爾》、演唱《格薩爾》的時候,再將這些故事范型串綴起來,添加到一起,為自己創(chuàng)編出一個完整的傳奇來,就毫不為怪了。

????結(jié)論

????藏族普通百姓長期生活在非文字化的口傳文化世界中,但他們的本土知識能力并不比那些高高在上的僧侶貴族們低多少。這只要從屬于他們自己的話語的阿古登巴的故事、各種諺語格言和《格薩爾》的說唱就可證明。而他們之中的最杰出者——神授藝人,則將其本土知識能力應用到極至,在將其切分成一個一個的單元,并轉(zhuǎn)換成一個一個故事范型后,用以創(chuàng)編出越來越恢宏的“格薩爾仲”,也即《格薩爾》。與此同時,他們又用這些單元——故事范型創(chuàng)編出關于其自身的傳奇。

????而這就是《格薩爾》這種口頭說唱傳統(tǒng)的本質(zhì)所在。我們不用再費心去考證《格薩爾》藝人是不是神靈附身[5](P486~492),也不必再去對這些表達進行繁復的辨?zhèn)?。我們知道,在口頭傳統(tǒng)中,人們遵循的是讓知識與人文生活世界密切接觸,從而將知識鑲嵌在人類相爭的場景中[6](P18~31),這也就是說,口傳世界會將自己現(xiàn)時享用的一切,即時添加到其傳統(tǒng)中去,從而使傳統(tǒng)變得越來越貼近當前的現(xiàn)實和需要。不管文字世界的人們?nèi)绾蜗?,在口頭傳統(tǒng)的享用者看來,這些就是他們的傳統(tǒng),是他們確信無疑的傳統(tǒng)。

【參考文獻】
????[1]降邊嘉措.格薩爾論[M].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
????[2]楊恩洪.關于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傳》的敘事結(jié)構(gòu)研究,格薩爾研究集刊,第5輯.
????[3]楊恩洪.民間詩神——格薩爾藝人研究[M].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5.
????[4]秦文玉.神歌[M].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
????[5]石泰安(R.A.Stein).西藏史詩與說唱藝人的研究[M].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
????[6]瓦爾特·翁(Walter J.Ong).基于口傳的思維和表述特點[J].民族文學研究,2000,(1).


編輯 : 仁增才郎